岛野肠粉

自从上次测试完Power2Max NG eco盘爪之后,既然手头有好几个其他品牌的功率盘爪,为什么不干脆做一期横向的对比呢?
评测产品清单:
Power2Max NGeco(Rotor Aldhu曲柄/Shimano BCD110四爪规格)
Xcadey Xpower-S(Xcadey曲柄/Sram三钉 BCD110 隐藏式五爪规格)
Pica-S 0号机(Quarq曲柄/Sram八钉 BCD110隐藏式五爪规格)
Quarq Dzero 1号机(red曲柄/Sram八钉 BCD110隐藏式五爪规格)
Quarq Dzero 2号机(Quarq曲柄/Sram八钉 BCD110隐藏式五爪规格)
Quarq Dzero 3号机(Quarq曲柄/Sram八钉 BCD130隐藏式五爪规格)
Sigeyi AXO 1号机(Incolor Skypivot曲柄/Shimano BCD110四爪规格)
Sigeyi AXO 2号机(Incolor Skypivot曲柄/Shimano BCD110四爪规格)
Sigeyi AXO 3号机(Incolor Skypivot曲柄/Shimano BCD110四爪规格)
为什么不测SRM功率盘爪?原因有二:1.srm盘爪多年来已被证明非常稳定和精准,被各家功率计用作参照。2.我手头上没有(真实)
1号选手——QUARQ

我们的老朋友,Quarq。我个人接触Quarq已经有好几年时间,从上一代的elsa到这一点的dzero。为什么我当初会选Quarq?有几个原因:1.几年前SRM价格高昂,且在国内保修不易,换个电池都要寄回德国,一来一回要不少时间,耗不起。2.我钟情于碳纤维曲柄,而当时FSA还没有推出powerbox功率计版本,power2max在国内还没有代理商,easton还没推出新款公路牙盘,所以只有选择quarq。

Quarq上一代elsa到这一代的dzero有什么改变呢?最大的变化是这一代的quarq盘爪改为了八钉锁紧式结构,更加稳定,对于功率盘爪来说有好处。老一代的三钉锁紧式结构为开放式专利,所有厂家只要申请就可以使用。

QUARQ一直坚持用CR2032纽扣电池供电,官方宣传可以提供200小时工作时间,当然这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用的电池的质量,因为电池即使在功率计不使用的时候也是会自放电的。

30轴心(即386轴心)170mm腿长,50-34T原装red盘片实测707克。比非功率计版本重了一百克。新的red axs版本就在结构和整体重量上优化了很多。
2号选手——Power2Max

在之前我们已经测评过Power2Max NGeco,表现非常出色,这次我们再来简单说一下。
Power2Max NGeco是入门级产品,为NG的下放阉割版,但是继承了NG的高稳定性和精准度,只是阉割了部分无伤大雅的功率(其实功能还是在的,只是系统封印了而已,需要续费解锁,所以真就是一个改了供电方式的NG呗)

虽然一样是使用纽扣电池,但是不同于Quarq,Power2Max NGeco使用的是CR2450纽扣电池,官标工作时间更是达到了400小时,这也是NGeco与NG的最大不同。

由于使用了沉重的Rotor Aldhu曲柄(rotor就没轻过),搭配Shimano UT R8000 50-34t盘片,达到了803克的重量。UT盘片重量约150g,更换DA盘片可以轻20-30g。
3号选手——思各异sigeyi axo

介绍一下这位新盆友,来自incolor的skypivot超轻碳纤维曲柄(中文名天枢)与思各异SIGEYI AXO功率盘爪的搭配。该牙盘与两家国产品牌合作推出功率盘爪选择:Xcadey与Sigeyi。也可以选择SRM版轴心,可以安装SRM功率盘爪。

Skypivot的盘爪锁紧方式为自创的四钉锁紧式,将盘爪独立安装到曲柄上,确保了平整度和偏移量公差。功率盘爪的供电方式为内置锂电池,采用磁吸充电。
本文仅针对思各异功率盘爪进行评测,天枢曲柄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骑行之后再发评测。

170mm腿长,386轴心规格,同样是搭配Shimano UT R8000 50-34t盘片,重量仅556g,非常轻量化。一样也是换DA盘片能轻20-30g。
4号选手——Xcadey Xpower-S

另一个国产功率计品牌Xcadey发布了功率曲柄组,即铝合金曲柄加功率盘爪的搭配,售价仅1999元。并且拥有可调节腿长和众多腿长规格,十分诱人。亦可以单独购买适配sram、rotor等规格的版本。

盘爪采用磁吸式充电,会有配送充电器。盘爪上有led指示灯,电量低时会亮红灯。

曲柄组采用SRAM三钉锁紧式的结构,也就是说只要规格一致,就可以更换其他品牌曲柄,或者更轻量化的SRAM FORCE22碳纤维曲柄。(似乎已停产,现在的sram force axs曲柄都是8钉结构了)

曲柄的长度调节功能由一前一后两个金属件互相锁紧达成,通过更换金属件或者调转金属件方向可以改变曲柄有效长度。
以我使用的170mm曲柄为例,曲柄套装中有两套金属件,一套为172.5mm使用,另一套可通过调转方向在170-175mm之间转换。平均下来一套金属件重量仅18克。、

搭配上FSA 50-34T盘片,和一组必要的曲柄配件,整个牙盘的重量达到了854克,整车减重路上的一大阻碍。
官方数据对比

Power2Max NGeco在兼容规格和续航时间上遥遥领先,但是防水等级稍弱。Quarq的兼容规格是最少的,基本只能绑定自家曲柄购买。
各家宣传的测量精度不是±1.5%就是±2%,不同竞争对手之间仅相差0.5%,可是结果真的如此么?
功率数据实测
为什么不进行普通的骑行台对比测试?因为骑行台或者普通情况的测试其实看不出来多少功率计设计上的缺陷,除非一个功率计真的很差。室内骑行条件太稳定了。
实验对照组为SRM EXAKT功率脚踏,SRM EXAKT脚踏虽然安装麻烦,但是在正确安装之后,精准度和稳定性非常之高,拿来当做中立对照组非常合适。
以Power2Max Ngeco作为例子,由于采用两个码表手动开始手动停止的操作,所以开始与结束时间上会有一两秒的误差。
以下数据,蓝线统一srm exakt功率脚踏,黄线统一p2m ng eco功率盘爪


实验采取控制变量法,选取以大部分车友所在的200w左右功率区间作为基准,分别使用大盘中飞与小盘小飞进行对比,控制接近90踏频,200w功率。目的在于探究p2m ng eco设计上是否存在结构性缺陷会导致大小盘读数差异。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功率曲线基本一致。
小盘平均功率:SRM 204w,P2M 198w
大盘平均功率:SRM 209w,P2M 200w
两种情况下,SRM EXAKT功率脚踏均略高于P2M NG ECO功率盘爪,而差值百分比也比较理想。(来自SRM官方说法是SRM功率盘爪大小盘的差比大概在5%)

大盘小飞低踏频测试,旨在测试较高扭矩时的功率准确性,部分车手喜欢用低踏频重踩的方式,其实不太建议,会让肌肉疲劳得很快,更容易导致关节受伤。
功率曲线依旧接近,平均功率:SRM 205w,P2M 202w。以其他测试的差值接近,SRM依然稍微高于P2M。

小盘低功率,也就是测试低扭矩时的功率准确性,也是反馈休闲骑游时功率是否准确的一方面。
功率曲线依旧接近,平均功率:SRM 90w,P2M 90w,两者相同高度一致。

一分钟高功率测试,反应的是骑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四五百瓦拉扯,功率不断变动的一个指标。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的功率曲线开始呈少量差异。但是功率值均算下来还是比较接近的。
平均功率:SRM 377w,P2M 380w。
差距非常小,SRM的峰值出现在653w,而P2M出现在612w,稍低一点。

瞬间高功率测试,模拟的是瞬间爆发冲刺,将功率提升到三四百瓦时进行爆发加速。图中可以看出二者的功率曲线有一定偏差。
平均功率:SRM 429w,P2M 421w。也是差值不大。
SRM峰值826w,P2M峰值795w,也是P2M稍低于SRM。

石板路(颠簸路况)测试的是功率计的滤波算法,因为虽然普通ANT+码表是一秒钟跳动一次,ANT+信号协议是一秒一次,蓝牙是一秒四次,但功率计的应变片读数实际上是一秒钟数百次,在内部芯片计算过之后才转化成信号发出。当在颠簸路况骑行时,应变片读数到的数据会不断波动,考验的是厂家的算法能力,是否能准确反馈颠簸路况的功率数值。典型例子:巴黎鲁贝石头路。
在颠簸路况中,二者曲线又回到了相似范围,平均功率:SRM 108w,P2M 104w。各种特性上与其他测试相同。

评价总结
Quarq作为大厂在质量上还是比较稳定,虽然在不同个体中稍有偏差,但不同情况下对比srm功率脚踏的偏差都还算一致,不同的盘片也可能是导致数据不同的原因。Quarq在2020年迎来了一波大降价,这对于其他厂商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缺点是新款只有搭配自家DUB曲柄的规格。
Power2Max NGeco是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一线大牌功率计,不同情况下的功率表现很稳定,比起国产功率的价格贵不多,对于部分不是很信任国产功率计的车友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二手保值率也非常高,兼容的规格也够多,不怕找不到合适的曲柄。
Pica则完美地作为了一个差生例子,不管哪一项数据都与srm和同行有着较大偏差。虽然已经倒闭,但是还有部分产品在二手市场上流行,但是并不建议购买。
sigeyi也算是老牌国产功率计厂商了,此次axo交出的答卷实在令人惊讶,测试的两个个体在不同条件下都与srm功率脚踏表现出极高的一致性,完全不虚国际同行。但也有车友反馈axo会出现数据不明原因的跳动。在国际同行纷纷下探价格区间的时候,唯有坚持做好品质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足跟。
作为国产功率盘爪另一竞争对手的xcadey,表现就比较差了。送测的第一个个体,曲柄与轴心存在问题,送测的第二个个体在测试过程中出现了电子部分损坏,只有第三个个体可以正常使用。在一般情况下数据差异还算理想,但是在冲刺这种高功率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较大的偏离。

题外话1:Xcadey曲柄组存在设计缺陷,截止至发稿日,已经召回

曲柄的锁紧结构上是最让我迷惑且迟疑的一个点:轴心末端有一个斜面与开口金属环,利用旋入的侧盖往下迫紧金属环,受到斜面影响的关系,金属环会张开,从内部撑紧曲柄。原理类似某些膨胀吊芯。

但是侧盖直径小于曲柄的内径,也就是说无法对曲柄提供一个足够的向内的迫紧力。安装的时候需要人为对曲柄提供一个侧面压紧力再锁紧,如果侧面压紧力不够,轴心就会有框量,导致异响。这种结构也会容易导致骑行过程中曲柄越来越松产生异响甚至脱落。
题外话2:Incolor Skypivot曲柄组亦召回部分批次,可能产生脚踏螺纹金属件损坏情况。之后会有具体评测。
感谢philip-eleven提供技术及理论上的大力支持